在箱型基礎或地下室,底板和外墻板,頂板的混凝土是分開澆搗的,下次再澆搗墻板混凝土時,就有一條施工冷縫,當這條縫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線以下時,就容易產生滲水。這樣就需要對這條縫進行技術處理,處理的方法很多,其中比較通行的方法是設置止水鋼板。
?
一般鋼板止水帶是采用冷軋板作為母材,因為冷板厚度能夠均勻,熱板一般厚度達不到均勻的程度,厚度一般為2毫米或者3毫米,長度一般加工成3米長或者6米長,一般為三米好運輸。
一般在地下室底板、外墻施工縫等處都會設置止水帶,止水帶設計通常采用3?mm的鋼板,止水鋼板間搭接處雙面滿焊,具有止水防水功能。
這種鋼板止水帶是連通的,電氣導通性能良好,且實踐證明,其接地質量還是能保證的。
在施工前應與土建專業溝通,了解基礎底板后澆帶,板墻后澆帶設置的位置,在電氣專業基礎接地圖上標注出來,在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下,對圖紙設計接地網格進行優化,并征得設計、業主、監理同意。
然后根據圖紙優化將底板鋼筋按規范要求進行焊接,達到電氣聯通,外圍一圈和底板后澆帶部位暫不焊接,待土建將底板后澆帶止水鋼板和外圍板墻的止水鋼板焊接、調整到位后,用直徑10?mm圓鋼將接地主鋼筋與止水鋼板焊接,確保雙面焊接、焊縫飽滿,焊縫長度大于6?D,焊接完成后將焊渣清理干凈,施工過程中須按圖紙設計的接地網格主鋼筋與止水鋼板焊接聯通。